情法兼顧 讓彩禮歸于禮
在開封市清明上河園景區(qū),新人在參加集體婚禮。近年來,為愛“減負”的集體婚禮越來越受到年輕人青睞,映射出反對大操大辦、崇尚勤儉節(jié)約的婚育新風。
扶溝縣人民法院家事審判法官結合涉彩禮典型案例開展普法宣傳。
寧陵縣人民法院城郊人民法庭圍繞彩禮糾紛等婚姻家事法律實務開展普法直播。
十一將至,每年國慶假期都是眾多新人締結美好姻緣的黃金時段。最近,有關彩禮的討論頻頻登上熱搜。
作為男女雙方締結婚姻過程中的一項傳統(tǒng)禮儀,彩禮蘊含著對新人的美好祝愿。如今,當許多新人步入婚姻殿堂時,彩禮依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一些地方,高額彩禮讓新人為難,甚至成為結婚路上的阻礙。
彩禮何時才能真正歸于“禮”?記者結合近年來我省法院公布的部分涉彩禮糾紛案例進行了探訪。
現象高額彩禮成難以承受之重
“我們家已經付了20萬彩禮了,現在又要15萬,這婚結不了了,你必須把彩禮一分不少全退還給我!”
“要彩禮也是為了給未來的小家一個保障,是你悔婚在先,我家為了籌備婚禮也花了不少錢,這錢不可能全退!”
今年5月,家住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的楊先生在電話中拒絕了未婚妻提出的額外彩禮要求,雙方婚約就此破裂。
楊先生與王女士于2024年6月經人介紹相識,隨后確立戀愛關系。2024年11月,王女士以購買“三金”為由向楊先生索要2萬元。同月雙方舉行定親儀式,楊先生當場給付王女士彩禮18.8萬元。定親后,王女士多次以本人及家人生活費名義向楊先生索要錢款。
在商議辦理結婚登記過程中,王女士又提出需另行支付15萬元彩禮的要求;楊先生拒絕后提出分手,并要求返還彩禮。雙方爭執(zhí)不下,楊先生便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法官的調解,王女士一次性返還楊先生彩禮17.2萬元,并于調解當天履行完畢。
“彩禮是一方以與對方締結婚姻為目的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或財物。這起案件中,王某以購買‘三金’名義向楊某索要的2萬元以及楊某定親儀式上給王某的18.8萬元均屬于彩禮范疇。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且均同意分手,因此楊某的訴訟請求依法應予支持?!背修k該案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qū)人民法院大馬人民法庭庭長崔亞東說。
高額彩禮,從來就不是婚姻美滿的保證。“婚姻的本質是兩個人基于愛和信任的相守相伴,而彩禮的本意則應在于表達對另一方的尊重和對未來美好婚姻生活的期許?!贝迊問|表示,生活中,高額彩禮往往會使兩情相悅蒙上“金錢交易”的色彩,不僅影響雙方之間的感情,也會對給付彩禮一方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影響家庭生活,因此導致雙方感情破裂、對簿公堂的案件屢見不鮮。
申先生和劉女士2021年認識后談婚論嫁,自2022年起,申先生先后給付近30萬元彩禮款,2023年雙方舉辦結婚典禮,但未辦理結婚登記,后雙方因彩禮金額過高屢次發(fā)生爭吵,2024年春節(jié)后不再共同生活。申先生起訴至封丘縣人民法院,要求劉女士退還彩禮款29萬元,劉女士則認為幾年青春被耽擱,不同意退還。
“根據民法典規(guī)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彩禮作為傳統(tǒng)婚俗的一部分,本身并不違法,但如果超出合理范圍,演變?yōu)榻杌橐鲋魅「哳~財物,就可能觸犯法律。”封丘縣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這起案件中,女方索要近30萬元彩禮款,遠高于當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也給男方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屬于高額彩禮??紤]到雙方共同生活時間較短等情況,法院最終酌定女方返還彩禮款15萬元。
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今年全省法院新收婚約財產糾紛案件6000余件,另外還有部分離婚糾紛案件也涉及彩禮返還問題。
“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今年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發(fā)布,連續(xù)第5年關注高額彩禮問題。與此同時,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也對整治高額彩禮、打擊婚托婚騙等提出明確要求。
2024年12月,省高院發(fā)布6起規(guī)范高額彩禮典型案例,引導群眾理性對待彩禮給付,體現了“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的司法理念,推動移風易俗,助力營造健康、節(jié)儉、文明的婚嫁新風。
打擊斬斷依附彩禮的騙婚黑手
租賃房屋冒充住房和陪嫁房,雇用多人冒充娘家親屬、伴娘,騙取高額彩禮錢、聘禮錢和“五金”首飾,想盡快積累直播帶貨資金……不久前,一起“職業(yè)騙婚”案件在網上引發(fā)關注。
2012年7月,李某(女)在父親李某國的安排下與鄰村的張某成婚,婚后生育4子,2017年9月補辦結婚登記。后李某不甘于現狀,于2022年年初離家出走。
2022年4月,李某隱瞞已婚育事實,與曹某確立戀愛關系,李某國在得知曹某愿意支付高額彩禮后同意兩人交往。隨后,李某國通過租房、雇人冒充親屬等方式,騙取曹某彩禮錢、“五金”首飾等財物合計26萬余元。
嘗到甜頭后,父女倆開啟了“職業(yè)騙婚”之路。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李某、李某國先后騙取曹某、申某等4人財物101萬元。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分別判處李某及李某國有期徒刑十二年和有期徒刑十一年。
“高額彩禮的需求催生了婚托婚騙等違法行為。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農村地區(qū)適齡男性急于結婚的心理,利用雙方信息不對稱,以虛構‘結婚’為手段實施詐騙,打著‘戀愛、結婚’的幌子,向受害人索要貴重物品、騙取高額‘彩禮’,嚴重侵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涉嫌刑事犯罪?!笔「咴盒潭シü僦芙ㄉf。
以收取高額婚介費、許諾高額彩禮的方式向相親對象提供“閃婚”中介服務,男方支付不菲的彩禮結婚后,最終以“閃離”收場……現實生活中,由婚介公司促成“閃婚”繼而引發(fā)的涉彩禮糾紛并不罕見。
2023年8月1日,聶某(女)與張某經婚介公司介紹相識。兩天后,雙方辦理結婚登記,張某給付聶某彩禮14.8萬元。登記結婚當晚,聶某向婚介公司咨詢如何離婚及離婚后彩禮返還和婚介公司服務費支付等事宜。2023年8月10日,雙方徹底分開,后聶某退還張某彩禮5.7萬元。
2024年5月,聶某向法院起訴離婚,張某同意離婚,但以婚后二人實際僅相處只有2天等為由,反訴請求聶某返還剩余彩禮9.1萬元。聶某稱,剩余彩禮向婚介公司交納服務費1萬元,余款因家庭需要已支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接受彩禮一方存在借婚姻索取財物情形的,應當全額返還彩禮。本案中,聶某通過婚介公司介紹,在收取高額彩禮后迅速與張某結婚,隨即離開張某外出打工,其行為符合借婚姻索取財物的特征,因此判決準許二人離婚,聶某退還張某彩禮9.1萬元。”省高院民一庭法官鄒新哲表示,該案判決聶某全額返還彩禮,彰顯了對借婚姻索取財物行為的堅決打擊,有助于引導當事人樹立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維護正常的婚姻秩序和公序良俗。
治理以司法之力推動移風易俗
2024年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正式施行,為依法審理高額彩禮案件、厘清彩禮邊界等提供了指引。
根據《規(guī)定》,在認定某一項給付是否屬于彩禮時,可以根據一方給付財物的目的,綜合考慮雙方當地習俗、給付的時間和方式、財物價值、給付人及收受人等事實認定。
“司法實踐中,常常會遇到雙方當事人對于彩禮的認定范圍存在爭議。除了明確約定的彩禮及‘三金’‘五金’等,彩禮還有見面禮、定親禮、改口費等形式?!兑?guī)定》還明確了在節(jié)日或者生日等有特殊紀念意義時點給付的價值不大的禮物、禮金以及為表達或者增進感情的日常消費性支出均不屬于彩禮的范疇?!编u新哲說。
高額彩禮的認定標準是什么?“依據《規(guī)定》,人民法院認定彩禮數額是否過高,應當綜合考慮彩禮給付方所在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給付方家庭經濟情況以及當地習俗等因素?!编u新哲表示,因各地風俗不同、家庭的經濟狀況各異,因此很難通過立法或出臺司法解釋統(tǒng)一確定高額彩禮的金額。
彩禮是否返還及返還比例的考量因素有哪些?《規(guī)定》基于彩禮以結婚為目的的贈予特征,完善了相關裁判規(guī)則,妥善平衡雙方利益?!敖o付彩禮的目的除了辦理結婚登記這一法定形式要件外,更重要的是雙方長期共同生活?!编u新哲表示,法院會依據彩禮實際使用及嫁妝情況,綜合考慮彩禮數額、共同生活及孕育情況、雙方過錯等事實,確定是否返還以及返還的具體比例。
如何將司法審判融入高效能治理大格局,更好推進移風易俗?我省各地法院積極進行有益探索。
建立婚嫁彩禮備案機制、創(chuàng)建“婚俗新風示范村”、設立“彩禮糾紛聯(lián)調中心”、明確彩禮返還比例計算標準……7月17日,針對審判中發(fā)現的轄區(qū)戶部寨鎮(zhèn)部分村(社區(qū))存在高額彩禮屢禁不止、婚約解除后彩禮返還矛盾突出等問題,濮陽縣人民法院向戶部寨鎮(zhèn)人民政府發(fā)送司法建議書,就推動移風易俗、開展婚俗改革工作提出多條切實可行的建議。
睢縣人民法院河堤人民法庭探索出預防化解高額彩禮糾紛“三請”工作法,與鄉(xiāng)鎮(zhèn)、村委會建立矛盾化解聯(lián)動機制,從當地“五老”人員、法律明白人中選聘人民調解員120名,組建鄉(xiāng)鎮(zhèn)、村級法庭調解站83個,讓大量糾紛止于未發(fā)、化于萌芽,推動鄉(xiāng)村煥發(fā)文明新氣象。
在審判中及時發(fā)現矛盾糾紛的“萌芽”,敏銳捕捉個案、數據背后潛藏的系統(tǒng)性治理課題,并向相關部門發(fā)出司法建議,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的“鏈條”,這是人民法院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涉彩禮糾紛化解的生動實踐。
與此同時,在處理婚姻家庭糾紛中,我省基層法院積極構建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與派出所、司法所、鄉(xiāng)鎮(zhèn)綜治辦等基層組織優(yōu)勢互補、協(xié)調聯(lián)動,及時發(fā)現、化解矛盾糾紛。
治理高額彩禮,是一場傳統(tǒng)與現代、法律與習俗的博弈。向高額彩禮說不,這不僅是司法的理念,更應成為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年人,在追尋幸福時的自覺行動。或許,當年輕人能夠更自信地說出“我們看重的是彼此”,而非“我們家給了多少”時,彩禮才能真正卸下重擔,變回那份承載著祝福的“禮”。
責任編輯:王怡瀟